专家热谈赣州城的“风 水”

2023-03-12  A+ A-

  编者按:赣州古城风水格曾是唐代风水宗师规划布局,其中的风水玄机,历有学者作了探讨。近来赣州市文物局局长、博物馆馆长、著名文博研究员韩振飞在第二届国际杨筠松风水文化研讨会上向与会学者做了题为《浅谈赣 州 城 的“风 水”》,与会者听后加深了对赣州古城风水格局的认识,并对韩振飞的渊博学识深表敬意。 弁言 赣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号称江南宋城,是江西省保存文物古迹最多的一座城市,被专家学者称誉为宋城博物馆。赣州城不仅是风水文化的发源地,同时,还是一座占尽东南山水形胜、城池雄伟壮阔的都市,诚如清人文翼所称道的那样:“江右之有赣,一形胜之地也。

  余尝泛洞庭,涉彭蠡迎流而上,所见山川城廓,气象雄伟,鲜有如赣者”。而且,古代赣州城的规划和建设,还和风水祖师杨筠松密不可分,可以说,赣州古城,是在杨筠松实地踏勘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才逐步建设完善的。值此“第二届中国赣州杨仙岭杨筠松风水文化与旅游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作为东道主,将赣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风水景观作一简要的介绍,是确有必要的。 笔者不是风水先生,也并不相信找一个好风水可以升官发财、封妻荫子的仙话,其实,这正是今人研习风水术应当予以扬弃的糟粕。但话又说回来,风水术毕竟是古人对环境选择的经验总结,千百年来,其理论核心的精髓,一直在指导着国人对城市的规划、园林的营建、屋宇的构造,直至茔地的选址,这也正是风水术中应当为今人继承和发扬的精华。古城赣州的经营亦不例外,笔者在这里虽然是从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生态景观的角度,分析介绍赣州城的地理环境、城市选址以及景观特色,但由于古代赣州城是在风水理论的指导下规划建设的,因而这些现代的城市规划科学内容与传统风水理论的许多要素必然会是竞相吻合,所以笔者仍以 “风水”名之。 一、赣州城的地理环境 赣州,位于江西省的南部,赣江的上游,现为地级市,下辖十八个县(市、区),国土面积3.946万平方公里,人口达840多万,历史上一直被称为赣南。赣南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周边环绕着千米以上的山岭,东面是赣闽分界的武夷山脉的南段;南面是赣粤分界的南岭山脉的大庾岭;西面是赣湘分界的罗霄山脉的南段,崇义县境内的齐云山海拔2061米,是赣南的最高峰;北面是以雩山山脉为主体的赣中山脉,山脉的南面是赣南的南康、赣县、兴国、于都、石城等县市,北面是江西的吉安市和抚州市。 发源于赣南周边山地的众多河流,汇成章贡二水,流入赣州盆地,赣州城就位于赣州盆地之中。古城三面环水,章江从城西而来,贡水从城东而来,两水夹城而过,在城北的八境台下汇合为赣江。赣江径直北去,冲破北围的赣中山脉,在180华里的河道上形成礁石密布、河水湍急的赣江十八滩,文天祥正气歌中描写道:“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其中提到的惶恐滩,就是赣江十八滩中的一滩。赣江一泻千里,流经江西中部的城市吉安、省会南昌,再注入鄱阳湖,最后入长江。 赣州盆地,是一个基岩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的红层盆地,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盆地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狭,约15—20公里。赣州城位于赣州红层盆地的东端,古城的贡水东岸,纵列着武夷山脉的余脉马祖岩。南面10公里开外,横亘着南岭山脉的余脉崆峒山,主峰宝盖峰海拔1016米,成为赣州城郊的最高峰。西面,是红层盆地海拔约130米的基岩切割面,在视野里显得坦荡开阔。北面,是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罗霄山脉余脉的三阳山,最高峰海拔680余米。 由于赣州城选址于赣州盆地的东端,加上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遂使得赣州城得天独厚,拥有了一个山水有致的基本风水格局。以山而论,中国东南地区的三大山脉——武夷、南岭、罗霄,均由千里之外发脉而来,在城郊逶迤蟠延、跌宕起伏,成为生机勃勃的三大干龙,朝宗于赣州城。赣州城罗城的布局颇佳,形成坐罗霄、向南岭,青龙位的武夷余脉马祖岩俯临城东、姿态高昂,西方因赣州盆地的西延而显现出白虎低俯之势。以水而言,环绕在城市边缘的章贡二水,回环有情,在城北的八境台下汇合之后,眷顾而去。两条水龙夹护着这座东南之地的商贸都市,为赣州城提供了便利的对外交通,同时,也为赣州城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二、西汉至东晋时期城址的选择 先秦时期,赣州盆地已有居民生活于此,但这些属于百越民族的原住民的社会形态,当时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阶段,他们聚居在靠近河流的岗峦之上,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还无城市可言。秦始皇为统一中国,施行了南定百越的军事行动,在这次统一中国的军事行动中,汉人第一次来到了赣南,秦军驻扎在章水流域,在章江的上游构筑了南野城。 秦祚暂短,刘汉取而代之,高祖刘邦为防南粤王觊觎中原,遂在与南粤接壤的赣江上游今赣南大地上,于高祖六年(前201)设立了赣、南野、于都三个行政县,一则驻军,二则对赣南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这三个县的城址位置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南野县位于章江上游,能有效的控制章江流域,并且南进可对珠江流域的南粤王势力进行打击,退守可以凭借大庾岭梅关天险,保中原无虞。于都位于贡水流域的中游,能有效的控制整个贡江流域。赣县则设置于章贡两江合流附近,能有效的对南野、于都两县提供军事支援和后勤保障,并且能随时与赣江下游的豫章郡保持联系。 据考证,2200多年前,汉代设立的赣县城址,位于今赣州城西南方向的蟠龙镇附近的章江岸边,而位于章江上游的南野县,距赣县的距离仅有60余公里,这种选址充分说明了章江这条军事通道在西汉时期的重要作用。西晋太康末年(289年),赣江上游发生大洪水,位于章江岸边的赣县城被洪水冲毁,因而不得不重新选址赣县城址,新城址选择在章贡合流后的赣江东岸,今虎岗一带。东晋时期,赣南的人口有所增加,县份也增加到了七个,并且设立了南康郡,郡治就设于赣县城。为更加有效的实施行政管理,太守高琰鉴于虎岗城址不利于对章贡两江上游的交通与联系,遂于永和五年(349年)将城址搬迁到了章贡二水之间,即今天赣州城的位置。从此,赣州城的城址基本上稳定了下来,而且成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并延续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从西汉初年赣县城址的选址来看,将城址选择在章江岸边,当时主要是出于军事的角度考虑,所以在流域面积不到贡江流域三分之一的章江流域设立了两个县。东晋时期,城址的选择,则主要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考虑,将郡治所在地的赣县城选择在了交通便利,能有效控制和管理章、贡两江流域的两江合流处。其实,从风水的角度看问题,章贡两江合流处,其实就是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的章、贡两江流域的总水口,这种水口城市,是我国南方地区州府城市选址的一个普遍规律,而且越是大江大河的水口,则城市规模就越大。如南昌城的所在地,是赣江流域的水口,武汉是汉江的水口,而上海和广州则分别是长江的水口和珠江的水口城市,这类城市对所在水口上游广袤地域具有强烈的向心辐集力,城市聚集财富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印证了风水理论中水主财的基本观点。 三、唐末五代时期杨筠松对赣州城的规划建设 汉代至唐代,赣州城的主要功能是位于南岭北侧的一个军事重镇,作为一个军事城堡,赣州城的城区面积也不大,据考只有1平方公里左右。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赣南宁都客家人卢光稠率众起义,占据了赣州城,卢光稠为实现他称王的大业,决定扩建赣州城。此时,恰逢客家先民向赣南移民的大潮时期,在这拨移民的大潮中,唐朝宫廷的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也伴随着客家移民的大潮,来到了赣州城。由于杨筠松掌握有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于是他辅佐卢光稠,担当起扩城的踏勘规划工作。 首先,杨筠松登上了南郊崆峒山南端的杨仙岭(当时未命名,后来因杨筠松在此授徒传授风水术而名杨仙岭),察看了赣州城及其周边的山川大势和地形地貌,然后开始着手对赣州城进行规划建设,杨筠松从事的具体工作有。 第一、 拓展了城市规模。 实施扩城工程后,赣州城的城区面积达到了3.2平方公里,这在我国的州府城市中,属于面积较大的城市(我国的州府城市平均为2平方公里),可以满足卢光稠在赣州称王的城市功能需要。 第二、确定了城市发展的方向。 由于赣州城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只能是以北端的衙署为原点,一直向南、向南再向南。当年杨筠松规划的扩城方向,东西两侧是发展到河岸线为止,外扩的距离仅二、三百米,扩城的主要发展方向则是由北端衙门前的阳街(今建国路和文清路),向南发展了约千米。直到今天,赣州市的城市发展主轴,都是沿着这条向南的轴线发展的,50年代的红旗大道、90年代的文明大道、直到当今正在建设的水南新城区,都脱离不了杨筠松当年勘定的这条城市发展的风水主轴,只不过今天的规划师冠以了一个非常有现代感的称谓——城市发展的金脊。 第三、 对位于城市北端章贡两江合流处的衙署,进行了重构。 为配合卢光稠称王的政治需要,重构了衙署,重构后的衙署,其内部的各项建筑的功能设施,符合称王政治目的的礼制要求,以致赣州的百姓将衙署称作“皇城”,并延续至今日。皇城前面的甬道和军门楼仍遗迹尚存,经过对皇城遗迹的实测,确认衙署的轴线选定为南偏东10度左右,不仅依制偏离了子午线,而且符合赣南地区采光和通风的最佳需求。 第四、 对城市街道进行了整体规划。 在唐代衙署前面十字街的基础上,规划了六条城市主干道。唐代的十字街位于今建国路与西津路、章贡路相交之处,由衙署向南直通正南门,称阳街。东西向的西津路和章贡路,分别通向西津门和涌金门,沟通了章贡两江商贸码头的陆上交通,称作横街。在城市拓展的基础上,杨筠松又规划建设了与东段古城墙平行的长街(今赣江路)和健街(今中山路和廉溪路),这是宋代以来赣州城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另外还规划建设了阴街和斜街。 杨筠松这位风水大师,亦即当之无愧的规划大师,对赣州城的城市规划建设完成之后,赣州的城市格局基本上确定下来。 此后,历经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赣州城的城区范围一直没有扩大,城墙的走向也一直未变动,城市的六条大街至今仍是赣州旧城区的主干道,可见杨筠松对赣州城进行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其实,自五代以后,宋元明清历代生活在赣州的官绅士民,他们为赣州城所做的贡献,只是对城市的功能和景观不断的予以完善罢了。用现代城市规划的术语来表述的话,也就是说,杨筠松在唐末五代对赣州城进行了总规,后人在总规的框架内完善并实施了详规,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杨筠松的总规竟然可以制约、引导赣州城的城市建设长达1000多年。 从风水的角度来说,当年杨筠松对城市轮廓肖形的创意,是独具慧眼的。赣州古城三面环水,城市的轮廓线——城墙的西、北、东三面,只能依就河岸线构建,但城市的南面,由于没有天然河道,其走向则可以灵活选线。杨筠松正是非常巧妙的利用了赣州城的地理地貌特点,将古城赣州的轮廓规划建设成为一只巨龟形状,而且是迎逆章、贡两江而上的上水龟。加上章贡两江上游共有10条主要支流,宛如游蛇,顺流而下齐聚赣州,这样一来,赣州城就成了十蛇聚龟的形胜之地,而且蛇龟相聚,呈现玄武之象,又是数千年来国人心目中的四灵之一。赣州城十蛇聚龟的玄武之象,历来为形家交口赞誉,直至今日,我们生活在赣州城的市民,似乎仍然可以感受到这只神龟的灵动。完成了赣州城的规划建设之后,杨筠松本人对可以察看赣州城风水形胜的杨仙岭情有独钟,于是他在山巅结庐讲学,收徒授艺,开始了他的风水理论研究和传教生徒的生涯,并带领弟子在贡江流域的赣县、于都、宁都、兴国一带从事风水实践活动,留下了一批风水经典之作,最终成为世人景仰的风水祖师。 四、宋代对城市人文景观的营建 一座城市的景观,应当是自然山水和人文建筑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可以说这座城市的风水如何如何之好。五代以降,赣州城的选址告终,城市的形态和规模已基本定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山水为我所用的城市选址过程已基本完成。 宋代以来,由于中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南移,中国对外贸易改走海上丝绸之路,加上大庾岭驿道的开通和客家移民对闽粤赣三省毗邻地区的开发,赣州城得水利交通之便,成了长江、珠江、闽江三大流域的交通枢纽,迅速发展为闽粤赣三省的商贸集散地,并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商贸重镇。当年的赣州城,呈现的是“交广闽粤铜盐之贩,道所出入”,“广南纲运,公私货物所聚”的商业繁忙景象,这种商贸繁华的景象,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清代《赣州府志》记载赣州城是“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所收录的竹枝词中也写道:“八境台前春水生,涌金门外万舟横”。 经济的繁荣,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必需的资金,自北宋以来,赣州城开始了一系列的城市设施和人文景观的营建。先后构建了慈云寺和慈云塔、包砌砖城、构建涌金门等五座城门、在两江合流处建筑八境台、于三江之上架设浮桥、在城区制高点建筑郁孤台、构筑文庙、开挖福寿沟、于廉泉旁构建夜话亭、在北郊营建通天岩石窟、在东郊营建马祖岩景区等城市建设系列工程。 这一系列城市设施和城市景观的营建,大大的提升了赣州城的文化品位,也大大的丰富了赣州城的人文景观。大文豪苏东坡当年在途径赣州登临郁孤台时,曾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八境见画图,郁孤如旧游。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另外一位宋代的大诗人黄庭坚在参拜慈云寺,观览慈云塔后,他的笔下是这样描述的“城南宝坊金碧重,琼榱碧瓦上秋空。章川贡川结襟带,梅岭桂岭来朝宗”。在两位大家的眼中,赣州的秀丽山川与城市的人文构筑,两者交相辉映,共同的组织了这座城市迤逦绚美的环境空间。 同时, 宋代赣州城诸多人文景观建筑的出现,也标志着赣州的城市建设,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基础上,迈出了改造自然这跨越性的一步。宋代所营建的郁孤台、八境台、慈云塔、砖城、涌金门、文庙、浮桥,通天岩石窟等,虽已历时千年,但它们依旧是赣州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更是赣州这座江南宋城历史文脉的精髓所在。 从风水的角度而言,上述的这些人文景观,又有那一处不是风水实践的杰作呢?事实也的确如此,凡是对风水文化有兴趣的同仁,他们来到赣州考察,必定会上郁孤台勘龙脉,往大成殿观朝山,登八境台察水口,去涌金门核罗针。每每于踏勘观察之余,必然会有领悟于心。 五、明清时期赣州城风水格局的完善 经过宋代两百多年的经营,赣州城人文景观的形制基本具备,明清两朝,只是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而已,虽说如此,但明清两代所进行的一些工程,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对城市街区道路网的完善。 城市中的街道网络,如同是城市的脉络,一个城市没有合理完善的道路网,城市的各项功能都会梗阻,功能梗阻的城市,还谈何风水佳吉。 明清时期,大庾岭道继续发挥着对外交通的作用,赣州城也因此继续保持着繁荣的景象。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民居建筑的增加,城市道路必然要更加完备。至清代中期,赣州古城的道路网络基本完善定型,杨筠松当年规划的以衙署和城门为起止点的六条大街,成为了城市的主干道,在主干道划分成的街区内,营造了若干次干道以及密集的巷道。这就是清末赣州城内的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这总共108条街巷,共同构成了赣州城完备的道路网络。 2、营建了完美的城市入口景观系统。 古代南方的城市,绝大多数都以河流作为对外交通线,而城郊河道的狭隘处,就是所谓的水口。水口,既是古代城市(包括集镇、村落和屋场)的出入口,更是关乎城市风水的重要因素。明代中期以前,由于新开辟的集镇和村落,很多是因为躲避战乱而建,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希求水口密闭掩隐,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让外人不易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从而可以过上远离战乱的太平日子。事实也证明先人的这种选择,是具有实用功能的。以赣州城而论,其下游的水口其实是一段长达90公里的峡谷形河道——赣江十八滩,这样的水口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天险,在历史上,它的存在,曾为赣州城的安全提供了保障,现举两个著名的案例为证。 一是南宋初年,金兵入侵至南昌,隆佑太后登舟溯赣江南逃,金兵穷追不舍。至十八滩的万安造口,隆佑太后弃舟改乘肩舆逃进赣州城,金兵慑于赣江十八滩滩险水急,两岸山深林密,方罢兵而去,赣州城也因此免遭了一次兵灾。二是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日寇进犯至十八滩下的吉泰盆地,由于十八滩天险阻隔,赣州城得以免遭日寇进犯,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一座重要的后方城市。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集市贸易的出现,人们对水口的观念有所改变。这时,人们希望外人能够知道自己所在市镇的位置,前来进行集市贸易,从事商品交换。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们开始在水口营建标志性的建筑,以起到导航指路,引导外人通行的功能。这种标志性建筑就是明清时期各地大量营建的水口桥、水口庙和高耸的水口塔。 明代万历年间,赣州都御史谢杰,组织赣州士民捐资,在两江河流的赣州城下游的西岸,建造了高达40米,六面九级的玉虹塔,因塔身粉有白灰,俗称白塔。白塔所处的位置是十八滩的入口,堪称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水口塔,它的功能,一是成为赣州城水口的标志性建筑,为赣江上的舟船导航引路。二是起到障空补缺、美化城市入口空间环境的功能。三是起到镇水的社会功能,以建塔祈求达到赣州城免遭洪涝灾害。1992年,白塔的地宫中曾出土过一件重达75公斤的特大铁元宝,上面銘铸有“双流砥柱”四个大字,这是对时人建塔心态最贴切的诠释了。四是具有满足人们笃信风水,坚信建水口塔可以聚财心态的文化功能。 此后,赣州城的官绅士民,又于清代的乾隆年间,在城市贡江上游的水口建造了龙凤塔。继之,又在城市章江上游的水口建造了吉埠塔。这样一来,赣州城的三处城市入口,都建造了体量高耸、天际轮廓优美的水口塔,使赣州城的周边景观达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完美。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龙凤塔,这座建于200多年前的古塔,其选址完全是按照风水理论进行的,但巧合的是,1992年建设京九铁路,竟然把铁路大桥建在了塔下,只懂得封建迷信的古人和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今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一地点作为城市入口。更有意思的是,龙凤塔底层的红石门楣上,雕刻有“龙跃凤鸣”四个字,如果你登上龙凤塔所在的山顶,脚下的京九铁路,是一列列按时通过的钢铁巨龙,特别是夜幕降临后,那一列列灯光明亮的旅客列车,俨然就是一条条生机勃勃、腾跃往来的巨龙。头顶的蓝天上,是必须经过赣州导航站按航线飞行的民航客机,这难道真是古人预言的灵现吗。 3、弘扬杨公风水理论,大胆创新,改变城市主要建筑的轴线。 笔者以为,杨公风水理论的精华,就是讲求对自然山水完美组合的追求,这里包含着可以实证的科学成分,这也就是风水理论至今仍有强大生命的根源所在。 清代以来,赣州城的营建者,勇于继承弘扬杨公风水理论的精髓,为追求城市主导视野中完美的山水景观,竟然敢为天下先,将文庙、武庙、郁孤台、八境台等城市主要建筑的轴线改为南偏东达到36度,使得建筑的轴线朝向南郊的崆峒山主峰宝盖峰,形成坐三阳、面崆峒,讲求并得到了山水组合的完美风水格局。 至此,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赣州城的景观系统,换句话说也就是风水格局已是层次分明,几近至臻完美。具体的说,赣州古城的景观系统,可以划分为城市、近郊和区域三大景观圈。

  人在城中,首先进入人们视线的,是犹如工笔重彩描绘出来的城市人文景观,郁孤台、八境台、慈云塔,都以散点透视的形式,一幅接一幅的进入眼帘。扩展眼界,则逐渐过渡到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的近郊景观圈,形成的是一轴田园风光的设色长卷,古城墙、水口塔、马祖岩、古浮桥,均跃然纸上。放眼远眺,借取远方的旷野略景,呈现在视野中的,则又是一幅大写意的水墨山水佳作了。 结语 笔者曾经读过一本古人著述的风水书,作者对风水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他认为,所谓的风水,改成现代的语言就是:人们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切忌过度),最终回归自然的一个过程。笔者以为所言极是。 纵观赣州的城市发展历史,恰恰可以说明这一问题。西汉到东晋时期的城市选址,是先民认识赣州盆地自然环境的过程;唐末五代杨筠松对城市的规划,是顺应自然环境作出决策并予以实施的过程;而宋代所进行的一系列城市建设,则是人为的改造自然,凸现人文的过程;到了明清时期的景观完善,则又使得赣州城的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最终回归了大自然。了解赣州更多:http://www.chinafsxy.com/fsxx/97.html

分享到:
明星堂风水传承网
电脑版
全国统一免费电话:4000-881-328
固话:0797-8403418 手机:联通18679705103 电信180797818129 移动15879741319 QQ:375211918 微信号:ypfs888
公司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章江新区赣江源大道15号星海天城三号楼508室
ICP备案证编号:赣ICP备19008826号